市商务委市场秩序处刘炜处长在2023年商务行业主管部门单用途预付卡法规培训班上的动员讲话

发布日期:2024-08-11 14:56:30

  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把预付卡管理好,把老百姓的事情做好

 小

各位同事,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23年商务行业主管部门单用途预付卡法规培训,各区都来人了,有分管主任、科长,也有预付卡主管人员,到的很齐,说明大家很重视。

首先,谈一下这几年从事单用途预付卡管理的体会。

一是挑战。单用途预付卡情况很复杂,不单是一张卡的问题,背后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更与整个行业、整体经济形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联。一个企业暴雷,往往是矛盾积累很长时间的爆发。所以,对预付卡管理越深入下去,越感到风险大、难度大、压力大。相信在座各位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二是机遇。当前数字技术、信用治理为预付卡有效监管带来了可能。数字技术可以形成商品交易和服务清晰的信息流向,带来了数字货币、数字化的结算和有效的资金流向监管,区块链技术会把这些信息整合留痕可追溯,这样我们可以用更加高效的数字技术优化目前的信息申报、资金存管等工作。如果解决了商家经营的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问题,消费者可以较方便得到商家与预付卡相关的经营信息,预付卡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预付卡本质上是基于信用的预付资金凭证,所以,如果商家的信用信息是透明的,有很强的信用约束机制,商家就会诚信经营,预付卡的风险也就降低了。发达国家也发预付卡,但暴雷事件很少,主要是信用体系较为完善,消费者消费也很理性。另外当前急需促消费、稳增长,预付卡具有促进消费、活跃市场的功能。所以如何将预付卡管理、服务与当前一系列经济政策结合起来,在加强管理、严防风险的同时,也发挥预付卡好的功能,这既是预付卡管理的机遇,也是一个要面对的课题。

第二,谈一下存在的问题。一是法规的滞后。商务部9号令是2012年出来的,当时是试点;上海立法也已经近5年,是国内单用途预付卡第一部专项地方立法,当时的想法也是先立法出来,边做边完善。这几年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法规层面不断优化完善。二是原来是中小微发卡企业问题多,现在是大型零售企业也出现暴雷事件,问题更大,影响更大,很难处理。这主要是这几年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三是新业态难监管,大型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各类APP都在发卡,金额大,隐蔽性强,对习惯于传统监管的管理部门带来很大的挑战。

第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队伍建设。要把几十万家发卡企业管理好,必须要有一支能征善战的管理队伍,今天参加培训的是基本骨干,我们是战友。我们要不断提升这支队伍的能力。

二是建立政策“服务包”。要把预付卡监管和服务集合起来,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名单,把支持企业政策、银行、保险、协会、发卡企业资源整合起来,把服务大礼包送给企业;要探索建立发卡企业发行、信息、风险控制专员制度,形成发卡企业对风险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三是提升平台功能。前2年预付卡协同监管服务平台一直在升级,能用,但还有提升的空间。要让发卡企业方便上传信息,让管理人员愿意用,让消费者喜欢上平台查询信息。

四是发挥专业服务机构功能。包括银行、保险、公共基础平台,积极性、能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还要挖掘大型电商平台,美团、淘宝、拼多多等,平台上有大量的预付卡,要发挥他们的自我管理功能。

五是做实做好风险预警和处置。由于疫情原因,预付卡风险今年尤为突出;同时我们看到一些连锁企业、电商平台发卡量很大,大家要警觉,要跨前一步早调研,早发现风险,早采取措施。

六是探索预付卡社会风险救济保障机制。《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实施办法》有“鼓励和支持设立预付卡社会风险救济保障基金”的要求,除了帮困,司法援助、心理辅导、风险教育、法规宣传这些公益工作,让公益机构专业来做,就可以减少很多社会矛盾,减少很多社会风险。

七是做好法规修订的准备工作。各区要把碰到的问题及时反馈上来,把好的意见建议反馈上来,一方面我们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也为法规修订做好准备工作。

同志们,任务很艰巨,要做的可以做的工作很多。我们要积极探索,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把预付卡管理好,把老百姓的事情做好。

今天的培训是处里连同协会,精心准备的,内容很丰富,也是一次难得的同行交流机会,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