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用途预付卡协会呼吁广大消费者:理性办理预付卡
近段时期以来,服务领域预付卡消费服务纠纷频发。因消费者投诉人数众多,引发市民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预付卡服务类消费投诉主要涉及餐饮、美容美发服务和洗浴服务三大服务行业。
预付卡消费“七宗罪”
预付卡商家侵权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拒绝出具合同,擅改服务项目。有的商家在消费者办理预付卡业务时,只交付卡、券等物,不出具票据及合同,或只以口头形式告知消费者服务内容,致消费者在对服务内容产生异议,或认为商家私自更改服务项目时,因没有书面合同为证无法维护自己权益。
二、过期不予延续,丢失不愿补赎。有的消费者预付卡过期,但卡内尚有余额,要求商家延期或退款,被商家以卡过期为借口拒绝。有的消费者不慎将会员卡丢失,要求补办或退费,商家以“丢失自理,概不退换和补办”为由拒绝处理,让消费者蒙受经济损失。
三、商品质量低劣,服务质量缩水。有的预付卡商家为获取高额利润,故意夸张夸大产品使用效果,减少服务项目或服务步骤,甚至将假冒伪劣、过期、三无产品提供给消费者使用。商品质量没有保证,服务质量严重缩水,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设定霸王条款,限制消费权利。有的商家在与消费者签订服务合同后,增设不平等格式条款,减轻或避免自身责任。如,某些商家在无约定情况下,通过店堂告示等形式,以价格上涨、节假日除外等理由,不允许消费者享受会员卡优惠,限制消费者对预付卡的使用权利。
五、经营者变更后,合同履行困难。有的预付卡商家将业务转让他人,但新经营者接手后拒绝向持原会员卡的消费者提供服务,或要求消费者另外交纳一定额度费用才提供服务,造成消费者在经营者变更后,其持有的预付卡无法正常消费。
六、消费者退卡时,商家设置障碍。有的经营者在消费者要求退卡时,以消费者享受促销优惠为由,拒绝向消费者退款,或者减少退款额度。而商家的促销活动与预支服务多是相互交叉,让消费者难以准确计算退款数额,造成消费纠纷。
七、擅自关门停业,恶意终止服务。有的预付卡商家因经营不善、投资失败等原因,导致个别商家缺乏诚信观念和职业道德,在未提前告知消费者和未妥善处理好消费者退卡退费的情况下,擅自关门停业,恶意终止服务,并将所有消费者的办卡费用一并卷走,消失无踪。
提高认识,理性办卡
近期针对预付卡消费市场纠纷频出的现象,为更好保护预付卡消费者权益,减少和避免消费纠纷发生,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向广大消费者发出以下消费警示:
首先要提高认识,科学消费。消费者要提高自身维权意识,消费者一定要理性对待预付卡消费服务。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要以冷静、理智的态度面对各类预付卡消费优惠服务项目的诱惑。
其次,消费者在办卡之前要查看资质及备案情况,理性办卡。消费者要认真查看发卡企业的经营资质及备案情况,那些经营规模小、经营情况不稳定或不具备发卡资质的商家发行的预付卡,一定要谨慎选择。同时,尽量不要办理高额预付卡和长期预付卡。
同时建议消费者要索取合同,保存凭证。消费者办理预付卡,一定要向商家索取票据凭证并保存好。有合同约定的,一定要签订书面合同,详细注明服务内容,不要轻信商家口头承诺。
此外,消费者还应该关注动态,适时消费。办卡后,消费者要适时到商家进行消费,并在消费时多观察发卡商家的经营状况。一旦发现商家经营情况异常,要及时办理退卡退费,避免自身权益受损。
最后,单用途预付卡协会还提醒广大消费者,发生纠纷后要及时维权。消费者使用预付卡过程中,如果与商家发生纠纷,商家不积极处理的,或者商家突然关门停业,找不到经营者的,一定要及时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或维权组织投诉,维护自身消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