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单卡协会员工“我为抗疫做贡献”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日期:2022-05-11 16:35:04

  协会工作不能因为疫情停住了脚步

 

                                    -- 协会办公室  李佳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让人猝不及防,现在我们都封在家里,居家办公,当然在家也是一种责任与奉献,守护这座城,希望上海早日清零。

一、每天视频会议不间断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除了看上海发布和新闻以外,我们9点都会准时开视频会议,领导和大家一起分享生活经验,心理疏导等,在工作上做一些要求和总结,这样的视频会议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二、开展线上培训

疫情无情,人有情,协会工作不能因为疫情停住了脚步。领导第一时间决定开设线上培训课,让我们的会员单位和备案企业在家这段时间也能学习到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平台信息申报等实际操作问题。4月11日开设第一堂课,我们每个人都积极的联系企业参与,提供免费听课券,让更多的企业能感受到协会的温暖。

三、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根据协会布置,在联系企业的同时,也了解企业的需求。有一些零售、餐饮行业的企业积极想参与保供工作,我帮助企业联系区商务委主管部门,为本市生活物资保障工作做贡献。

四、宣传企业,传递行业正能量

我负责协会微信的编辑和发送。协会微信自3月22以来,发布多篇倡议书、企业积极助力抗疫行动、疫情下企业在行动之一~八等文章,不断传递正能量,告知消费者及企业朋友们保供物资的平台,提供更多的讯息
      五、邻里互帮,服务社区

这次疫情居委要求每个楼都要建立微信群,我的母亲平时是楼组长,但是毕竟年纪大了,对手机微信操作不太熟悉,这个时候我勇于担起责任,迅速建立了我们楼的微信群,让大家能够了解到现在小区的情况,发放物资,团购信息等,邻里之间在微信群里互相帮助,非常和睦。让我们一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疫情居家”中的“封楼记事”

                                     --协会会员服务部 吴文斌

 

上海的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奥密克戎疫情,又让上海这座城市再次按下了“暂停键”。相比2019年的疫情,本次疫情传播速度更快,“居家隔离,居家办公”成了唯一的方式。因为这种病毒存在很强的人传人特性,所以居家隔离就是最好的防控措施。也可以说:居家隔离就是为抗疫做贡献。

一、疫情就在身边

我住在位于浦东新区三林镇上的一个小区,3月26日一条突如其来的群消息让我们楼里变得十分紧张,楼组长发布我们楼有确诊阳性,即刻所有人回楼栋封闭的消息,听到这句话我瞬间清醒了,原来疫情就在身边。

二、帮助老人使用核酸码

封闭后楼里开始出现种种问题,有抱怨的,有缺乏物资,有老人没人照顾的等种种问题。当天晚上我们就安排了楼栋全员核酸检测,但核酸检测需要通过智能手机在线申请二维码,这让楼里的上了年纪的老人感到力不从心,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外加楼道里老年人居多,仅有的2名志愿者一时忙不过来,正好我也在通过手机注册申请核酸,我就把我申请的流程步骤截屏并配上文字语音发送在楼栋群里,还有不清楚地单独语音交流或视频讲解,帮助志愿者减轻负担,通过几次核酸,楼的老人也逐渐熟悉了操作流程。

三、帮邻居运送物资

在封闭的日子里,居委发来了物资,楼里的居民也陆陆续续开始从各“团长”手中购买生活必需品。由于我们楼封控不能前去指定点领取且楼内居民户数人数众多,居委发放的物资和各种团购的商品只能通过志愿者送到楼栋大门口。物资中不乏食用油、大米、团购礼包这种大件或比较重的物品,为了减少楼栋隔离人员聚集,志愿者分分挨家挨户送到每个人家里,但由于过多,志愿者有时也力不从心但觉乏力。见状后我主动在群里发起楼内几个“壮汉”搬运负责各自的及上下3层。就这样每次有物资,不论多晚不论多重,每次就有我们“壮汉”的身影。

四、邻里互帮情意融融

我们楼里微信群一直十分热闹,哪家缺什么,哪家需要什么帮助,总有好心的邻居相互之间帮助;有什么想法及困难也会在群里诉说,大家都会帮助一起解决慰问,比如谁家没酱油了,大家会纷纷表示可以匀一点,谁家没菜了想吃什么了大家可以互换。我是这栋楼微信群里最活跃的,不但积极参与,还经常联系撮合,还经常鼓舞打气,活跃气氛。这样的和谐美好的邻里画面使整栋楼的居民在疫情隔离期间看到了实实在在的邻里友谊。

结束语

居家隔离,为楼里解决困难就是我对抗疫做出的贡献。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我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我们战胜困难,最后必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