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二届四次理事会成功召开

发布日期:2021-11-23 16:26:53

 1637728314(1)

2021年11月22日下午,假座青松城大酒店召开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二届四次理事会。协会会长新世界股份总经理徐家平、市商务委市场秩序处处长刘炜、会议由协会会长徐家平主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处处长刘广琴、市教委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处戴桂香、市12345热线办公室四级调研员赵德林、市社体(竞赛)中心副主任季锋、副会长单位百联集团、人保财险、大润发、红星美凯龙、元祖、携程、领航国际经纪、农业银行、杉德银卡通、上海银联商务、康存;各理事单位;协会顾问、专家共计80余人出席会议。

今年是单用途预付卡法规进一步深入宣贯执行的一年,新问题和新情况比较多;管理部门在法规宣传、信用建设等方面又有新的要求,给协会工作带来很多新的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协会二届四次理事会。

协会秘书长高维佳作协会2021年度工作报告。2021年协会围绕市商务委《2021年度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工作要点》要求开展工作。一是举办五五购物节单用途预付卡“增信用、促消费”活动,体现信用消费的正能量;二是,加大法规宣传;三是加强发卡经营者合规培训和会员服务工作;四是配合主管部门做好投诉和相关事件的处理,服务广大消费者;五是协助管理部门实施平台维护,开展预付卡业务数据、投诉数据分析,对发卡经营者风险监测和预警;六是进一步完善预付卡信用评价体系,推动行业信用建设;七是开展行业调查研究,为管理部门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协会副会长百联全渠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石明红宣读了协会财务工作报告,协会顾问律师陈激扬宣读了关于增补理事单位的提议。市12345热线办公室赵德林,介绍了今年我市12345单用途预付卡投诉的情况。市商务委市场秩序处江隐龙介绍了上海单用途预付卡协同监管平台改版的情况。改版后的预付卡协同监管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对大数据中心、行业协会等平台相关数据的归集能力,强化信用公示和风险披露功能,加强信用监管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应用。新版平台的公众门户网站会展示企发卡经营者的信用状态码,以及“最美经营者”、“严重失信主体”等信息,为单用途预付卡行业的监管治理提供基础保障。在理事单位的交流环节上,携程、红星美凯龙、元祖、大润发、百联、百胜(中国)、人保、领航保险经纪、中银通、杉德等单位先后进行了发言。发卡企业代表们对协会2021年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交流了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企业预付卡业务的情况,以及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开拓业务的经验。保险机构、银行对预付卡资金存管、投保业务开展的情况向理事会进行汇报,并提出了后续将进一步深入研究预付卡行业资金监管、保险机制,更多地赋能合规经营的发卡经营者。预付卡系统服务机构也在会上交流了平台运作的情况,在后续的工作中结合协会及各方资源,挖掘平台潜力,为商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同时也引导更多的发卡经营者开展合规对接。市社体(竞赛)中心、市教委的领导参与发言。他们对协会这一年来大量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同时向参会单位介绍了目前体育领域、教育行业预付式消费监管的情况,并对协会拓展会员行业领域、加强行业自律、开展信用建设、正向引导消费者等方面提出了希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消保处处长刘广琴介绍了今年消费者预付卡投诉处理的情况,并对协会工作提出建议。今年预付卡的投诉量较前两年有大幅下降,通过各方努力预付卡行业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刘局就协会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协会发挥行业自律功能,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如召集有风险、存在违规行为的发卡企业进行培训或座谈,让好的企业介绍经验,通过合规开展业务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同时让这些企业了解政策,了解不合规的行为存在的相应法律风险;二是协会加强市场调研,总结已有的监管经验,在预付卡资金监管、保险模式上大胆探索,创新做法,从而更好的维护消费者权益,有效的控制风险;三是协会对市场上某些通过产品+服务的模式来规避预付卡监管的问题开展分析,对政府部门如何规制这类预付性质的业务、如何完善管理制度提供建议和思路。

市商务委市场秩序处刘炜处长最后总结讲话。刘处表示单卡协会今年为本市单用途预付卡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付出大量心血,其内容基本贯穿了市商务委全年单用途卡相关工作,包括大量宣传培训、投诉处理、平台监测、信用评价和治理等工作,同时参与行业的调查研究和兄弟省市立法的调研。从财务收入组成角度来看,单卡协会并非单纯依靠会费收入维持日常运作,其收入的三分之二来源于服务性收入,这说明单卡协会已经形成了以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为主的良性发展模式。协会组织了“五五购物节·增信用、促消费”这样的大型活动,做好了宣传工作;为广大会员单位进行广泛的法规和技术等服务,做好了服务工作;广泛开展行业自律、信用监管等活动,做好了治理工作,扮演好了“宣传员”“服务员”“治理员”三个角色,真正做到了政府的助手,发挥了政府与市场间的桥梁作用。刘处介绍,在抗疫防疫常态化的大环境下,单用途卡领域相关业务势必受到影响。从政府监管层面,无论是中央还是各地方政府部门都有加强监管的趋势,从教育行业“双减政策”的出台可见政府对特殊领域的监管力度之强。聚焦到商业领域,以投诉量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单用途卡投诉量总体下降,但环比仍有所上升,经营者关门歇业案件数量依然保持高位。经过几年的摸索,上海在单用途卡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和兄弟省市相比,上海先行了一步。这一优势主要依赖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单卡协会及其理事单位、会员单位等头部发卡企业,在单用途卡“社会共治”体系中起到了带头示范的作用。上海的管理理念具有领先性,今年单用途预付卡协同监管服务平台改版的重要方面之一,正是在原有法律的框架下,将政府掌握信息进一步公开。上海今年最大的监管创新,是科技赋能经济发展、城市数字化转型,这一创新集中体现在市政府“两网建设”(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工作中。市政府的大数据中心归集了大量数据,但这些信息是一个个“孤岛”,没有形成信息共享的应用场景。单用途监管工作,是将这些信息整合的良好应用场景,所以今年年中,市办公厅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将“单用途卡综合监管”列入了综合监管“一件事”试点工作清单中的第一位。目前,本市单用途卡监管工作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一是信用监管,已信息对接发卡经营者都有一张记录基本信用信息的信用名片;二是资金监管,这是单用途卡监管的核心,已信息对接发卡经营者的预收资金,均依法在存管银行中进行存管,或是购买履约保证保险进行充抵,同时,从今年各季度存管规模的趋势来看,呈现“逐季增长、总体提升”的趋势;三是智能动态监管,通过平台对红、黄灯发卡经营者进行预警,对严重失信发卡经营者标黑码进行风险提示;四是形成市区联动联动,在市级层面,相关政府部门横向沟通形成季度例会机制,市级和各区级商务条线层面,形成纵向工作机制,发现风险问题及时预警,通过各区级商务部门加强监管;五是协同监管,主要是商务委和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遇到平台上企业违规、亮红灯的情况,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做好联合执法。目前来看,本市单用途预付卡监管机制是畅通有效的。刘处对本市单用途卡监管服务工作进行了展望。针对头部发卡经营者,本市在管理方面上已经形成了成熟模式,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将围绕中小微经营者监管展开。按国际惯例,单用途卡的发卡规模是社零指数的20%,上海去年为1.59万亿,今年按13%增长,2023年要争取达到2万亿,按此比例,预收资金的存管规模在几千亿。由此推断,咱们目前银行的存管总量和保险承保资金规模还较低,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当我们的单用途卡银行存管资金达到百亿级以上,保险承保资金达到千亿级,才算真正营造了“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银行、保险才有积极性,经营者发卡才能自律,消费者权益才能得到保护。后续我们要在做好中小微企业的资金监管上探索新的模式,让其发挥更好的积极的作用。此外要加强预付卡消费的风险宣传,让“预付有风险、购卡需谨慎”的消费风险意识深入人心,政府通过整合、共享大数据中心的发卡经营者信息,营造公开公平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能充分了解发卡企业状况,更好的防范风险。最后市里要将好的监管做法进行推广,加强对试点区中小经营者发卡监管做法进行推广,形成多层次的协同监管。